创新创业信息门户系统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通知公告
READ MORE
NEW 03月28日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安排,学院将于2025年3月27日起开展2025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原则 1.注重兴趣驱动 参加项目的学生需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发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积极性,在自身兴趣的驱动和导师的全面指导下完成创新训练项目。 2.注重自主实践 参加项目的学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项目、研制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3.注重过程参与 参加项目的学生需注重项目的实施过程,着重强调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创新方法等方面的收获,逐渐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4.注重切实可行 训练计划项目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5.注重与教师科研项目结合 为了提高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总体质量,提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水平,使学生有机会较早地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请各学院广泛动员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指导学生积极申报。 6.注重与竞赛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 鼓励学生和教师结合竞赛内容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立课题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学习和逐步深入研究。 7.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每位学生最多资助一次。 二、项目类型和级别 (一)项目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主要支持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主要支持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团队中每个学生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 3.创业实践项目。主要支持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项目级别 本次立项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级别分为国家级项目(推荐)、省级项目、院级重点项目、院级一般项目四类,省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的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未获教育部批准的参照省级项目执行。 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具体申报要求以教育部2025年印发的项目指南为准。其中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设立重点支持项目。重点支持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 三、申报对象 项目申请人为2023级本科生,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学生组成项目团队申报,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参与申报一项创新训练项目。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名额 各二级学院推荐名额详见附件1。 (二)申报时间与方式 项目申报网址:http:58.192.192.200/cxxl/CXCY/NYTDC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第6周(3月27日)学院下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通知; 2.第6-9周(3月28日-4月20日)各二级学院宣传动员并组织师生进行项目申报,学生按操作指南在大创系统填报项目,再由指导教师网上审阅; 3.第10-13周(4月21日-5月16日)学院组织专家组评审。 五、组织管理 各二级学院务必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做好宣传动员以及组织申报工作。 1.项目申报参照各二级学院2023级学生人数进行最低限额划分(见附件1)。 2.申报程序:各二级学院积极动员学生进行项目申请,并指导学生按照操作指南(见附件2)进行网络申报;学生在系统内申报完成后,各二级学院组织指导教师按照操作指南(见附件3)进行网上审阅;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并下发立项结果通知。 3.申报时请充分考虑《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标准(修订)》(见附件4),以便顺利立项结题。 4.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省级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项(包括未结项)。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省级与院级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总数不得超过5项。 5.指导教师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及审阅学生的研究结果等。 6.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还将根据教育部或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规定进行。经费资助按照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相关规定执行。
11月22日
关于聘任朱书眉等61名创新创业导师的通知
各单位、部门:为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院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做贡献,经个人自主申报、学院综合考查:朱书眉等61名老师符合学院创新创业导师聘任条件,决定聘任为我院创新创业导师。附:聘任创新创业导师人员名单 序号姓名聘任类别所在部门1朱书眉创新创业导师通信工程学院2李飞创新创业导师通信工程学院3李义创新创业导师通信工程学院4韦剑创新创业导师电子工程学院5翟诚诚创新创业导师电子工程学院6孙玮苑创新创业导师电子工程学院7余永红创新创业导师计算机工程学院8蒋晶创新创业导师计算机工程学院9冯雪冰创新创业导师计算机工程学院10韩腾跃创新创业导师计算机工程学院11梁雅丽创新创业导师计算机工程学院12蔡晓敏创新创业导师电气工程学院13秦绪彬创新创业导师电气工程学院14张曼创新创业导师电气工程学院15闫志龙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16李敏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17杨寅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18张晓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19陈静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0贾培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1刘俊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2纪花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3周怡文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4侯仕樱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5陈蕾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6陈婷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7褚雪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8高海燕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29葛轶凡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0束月月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1汤哲妍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2唐军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3徐梦婷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4叶娇娇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5于璟燚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6周盈丹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7赵尔曼创新创业导师商学院38岑慧创新创业导师学生工作处39唐寒林创新创业导师学生工作处40陈平波创新创业导师保卫处41沈冰冰创新创业导师团委42宋鹏创新创业导师教学保障处43卞宇创新创业导师教学保障处44王译畦创新创业导师教学保障处45刘超创新创业导师基础部46张颖创新创业导师基础部47陆燕创新创业导师基础部48解丽创新创业导师基础部49邵祥创新创业导师基础部50魏玲创新创业导师基础部51谢妤创新创业导师基础部52陈培培创新创业导师创新创业学院53吴伟创新创业导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54赵海涛创新创业导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55赵莎莎创新创业导师物联网学院56王冬生创新创业导师自动化学院57徐霄创新创业导师自动化学院58周映江创新创业导师自动化学院59朱松豪创新创业导师自动化学院60王磊创新创业导师电子与光电工程学院61吴伟敏创新创业导师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2022年11月22日
10月12日
关于开展2022年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我院创新创业教育“九个一”工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院将组织2022年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立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型及立项限额1.项目分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创新创业竞赛课程建设与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培育三个类型,不超过20项。2.选题方向 (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 创新创业社团组建、运行研究与实践; (3) 创新创业竞赛课程开设与课程改革; (4)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培育; (5) 其他对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的自选课题。3.申报者作为项目主持人每人限报1项,参加的项目不超过2项。已经列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等有关方面立项课题的不再重复申报。二、项目经费和结题要求1.项目经费和结题条件见下表:序号项目类型项目经费结题条件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1万元发表论文2篇,其中SCD及以上论文1篇2创新创业竞赛课程建设2万元建成并授课2学期及以上,覆盖不少于200名学生,被评为通达学院及以上一流课程3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培育2万元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项目立项后拨付50%经费,通过中期检查后拨付后50%经费。2.项目的成果(包括论文、专利、课程、教材、竞赛实践成果等)都必须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为主要完成单位,发表论文、出版教材或著作必须与项目研究内容高度相关,必须注明项目来源、名称和编号。3.申请者在认真阅读研究项目申请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填写项目申报书和汇总表。4.创新创业学院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示无异议后确定立项项目。相关项目负责人填写立项任务书,并根据项目任务书内容,形成立项和研究经费分配方案,经分管院长批准后发文公布。经费管理参照院级教改项目。三、具体要求请各单位于2022年10月25日前将申报书纸质表(一式两份)集中报送,纸质材料需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两钉装订,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并同时提供申报汇总表纸质版1份。以上纸质材料请交至创新创业学院(双创楼103),电子文档汇总请发送至邮箱:scxy@nytdc.edu.cn。未尽事宜,由创新创业学院按照相关规定解释。创新创业学院2022年10月12日
10月05日
关于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徽征集活动的通知
一、活动背景创新创业学院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服务宗旨。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双创教学、实践实训、指导服务、成果展示、资源对接、孵化转化”六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学院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凝炼学院特色,向全院师生、校友开展创新创业学院院徽征集活动。二、征集范围全校师生、校友,参赛队伍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三、征集要求1. 作品需包含创新创业相关元素,弘扬创新创业精神。2. 作品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鲜明,简洁大方,易于理解、记忆、传播。3. 作品能适用并服务于创新创业学院相关的各类宣传活动。4. 作品需提交电子稿,应附彩色效果图,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JPG、TIF或PNG等格式,并提供矢量文件,PSD、CDR或AI等格式。四、征集活动步骤1. 征集:即日起至10月20日投稿时,应将彩色效果图、矢量文件及创新创业学院院徽作品征集报名表提交至scxy@nytdc.edu.cn,信件名称统一为“学号/工号-姓名-创新创业学院院徽征集”。2. 初评:10月21日组织专家进行初评,最终确定10份入围作品。3. 网络投票:10月22日-23日入围作品将被投放在微信公众号(南邮通达双创)进行投票。4. 终评:10月24日组织专家终评,结合入围作品投票结果,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5. 公示:10月25日-27日获奖结果将公示于创新创业学院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南邮通达双创)。6. 奖励: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奖均获得荣誉证书和纪念品,一、二、三等奖与入围奖不重复奖励。五、注意事项1. 应征作品须为作者本人原创,拥有作品完全版权,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应征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不得一稿多投,如涉及剽窃、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作者承担一切法律责任。2. 应征作品无论入选与否均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所有入选作品的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均归创新创业学院所有,最终院徽有可能采用入选作品原图,也有可能只采纳作品中的部分元素。3. 提交应征作品者视为已充分理解并接受本通知各项条款的规定。4. 本通知及其他未尽事宜由主办单位负责解释。 创新创业学院2022年10月5日
09月05日
关于选拔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通知
为鼓励和扶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基于专业、基于创新的创业实践,为创业团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现面向全校同学遴选一批优秀创业项目入驻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展为期一年的孵化培育。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要求1、入驻团队负责人及成员原则上是我院在校大学生;团队70%以上成员是我院在校大学生;2、创业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具备一定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3、“互联网+”类、通信服务类、集成电路类、设计与文化创意类、软硬件服务类、科研成果转化类等基于我校专业特色的创业项目,以及国家、地方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创业项目优先入驻;4、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中的创业实践项目,“挑战杯”以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优先入驻;5、创业项目有对办公场地的需要,并能够充分利用;6、尚未进行工商注册、拟进行工商注册的项目。二、扶持政策及入驻要求1、本期拟选拔10个项目入驻,每个项目团队成员不限;2、为入驻项目免费提供工位,配套网络、投影等基本办公设施和会议设备; 3、为入驻项目优先提供创业培训、导师指导、赛事交流、注册落地等“一站式”创业服务;4、入驻项目孵化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每6个月评估考核一次;5、入驻项目需与中心签订入驻协议,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三、选拔时间及流程1、9月25日前,由创业项目负责人向所在二级学院提交《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入驻申请表》(附件)及商业计划书;2、10月9日前,二级学院审核报名学生团队申请,汇总后统一将申请表和商业计划书的书面材料就业指导办公室(大活113),电子材料发送至lijh@nytdc.edu.cn,邮件主题命名为“二级学院+项目入驻申请材料”;3、10月,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入驻项目。评审采取材料评审和PPT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四、其他1、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地点:双创中心二楼众创空间。2、请各学院广泛宣传,及时通知到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推荐优秀创业项目,按时汇总提交申请材料。3、各学院对获批入驻的创业项目要做好备案,配合学校开展专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完成孵化培育。联系人:招生就业处 李老师,联系电话: 0514-89716199 招生就业处 创新创业学院2022年9月5日